标题
信息发布
投票

请先设置问卷!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亲爱的校友!欢迎回家!返回主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艺往事 > 正文



声乐教学和山东民歌——王音旋先生访谈


文章时间:2013-09-12 16:54:22 访问量:


   

 

 “声乐教学和山东民歌”    

      采访者:您能谈谈初来山艺时声乐教学和山东民歌的有关情况吗?  

      王音旋:我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到山东歌舞团,之前曾到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研究所学习三年,1964年到山艺任教,分配在音乐系声乐教研室,担任声乐课教学。当时声乐教研室是一个综合性的教研室,没有分出民族和美声,所以我就教授声乐,并且兼顾着两个大本班的山东民族音乐课。山东民歌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望,现有收集到的就有8000多首,有80多首特别优秀的民歌在全国流传,像《包楞调》、《绣荷包》、《赶牛山》被评为一级民歌,现已存在北京博物馆。

 

 

 “彭丽媛的成长经历”  

      采访者:您作为彭丽媛的指导老师能谈谈她的成长经历吗?  

      王音旋:彭丽媛从小热爱歌唱艺术,很希望考入我们学院。我们1977年在济宁设有考点,她就从家乡郓城赶到济宁参加考试。当时考试老师有教务处处长张道林,声乐老师马丽芬、赵培恭,还借用了省歌舞剧院的尹世英、杨松山两位声乐老师担任评委。彭丽媛从小受过这方面的熏染,本身也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彭丽媛的母亲就是县豫剧团的主要演员,彭丽媛就跟着牛车到这里演出到那里演出,被称作“牛车上的小歌唱家”。当时她1977年考入我们艺术学院,分到我的课堂,由我担任她的声乐主课老师。她当时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是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我看她很有演员素质,举止大方朴实,觉得很有发展民族声乐歌唱的前途,就给她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对她进行专业方面的培养。  

首先是她的思想基础要打好,要坚定地学习我们民族的声乐技术,甚至为之奋斗一生。我问她能做到这一点吗?她说能做到。我就对她进行基础教学,首先练好中声区,使中低声区的声音清脆甜美明亮,在咬字的基础上,训练真假声结合的高位置,在高音区方面,我让她做打开喉咙的练习,能否打开喉咙是关键,灵活的开启臼齿关节才能唱出漂亮的高音,达到坚实、穿透力强。而且我还要求她主要唱民族风格的歌,多学一些民族唱法的技巧,比方拖腔、甩腔、舌尖颤音等等,使她更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她跟我学习了三年,进步飞快,三年快学完的时候,我就想,应该叫她实践锻炼。当时正赶上淄博组织全省的民族民间唱法汇演,我亲自带她去参加,这是彭丽媛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舞台。当时那个礼堂很大,而且底下座无虚席,有省里的领导、艺术家们。我当时知道彭丽媛是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舞台,而且是第一个节目,临登场的时候我看她紧张得手足无措。我就对她说:你不要怕,就像打仗一样冲上去。她说:老师,我不怕,你放心。随后我看她轻松自如稳健地走向舞台,在舞台一亮相,底下鸦雀无声,等她唱完第一首歌时,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最终她获得了这次汇演的大奖。  

回来以后过了一两个月,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要组织全国的民族民间唱法汇演。当时我们省很重视,立即成立了参赛队,彭丽媛的任务也很重。我们要求她精益求精地练习,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都不放过,每个声音都得完成好。当时有一个歌高音比较多,叫《微山湖荡起采莲船》,我怕到时候她高音过不了关,就让她加紧练习,主要是大开口的练习,嘴巴一张一合地练,练习臼齿关节灵活性。她不断地练习,直到把臼齿关节练得发了炎,抹上点药又继续练,最后唱出了很漂亮的高音,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毕业之前已经能唱到两个八度了。  

      彭丽媛的刻苦努力和勤奋,使她的声乐课完成得很优秀,这样我才敢让她代表我们学院和山东省出来参与实践一些大型的比赛。我看她完成得很好,但民歌技巧不是很满意,就给她布置任务。例如,舌尖颤音是很难攻下的,攻下来以后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在参赛的《清蓝蓝的河》这首歌里有很多很长难打的舌尖颤音,我说你在10天之内必须打得流利熟练。当时她像着了迷一样,走着路或者干着什么都在不断地打,到19805月去北京参加汇演时,已经可以打一口流利的舌尖颤音了。  

另外,我们去北京拿出了浓郁的山东特点。我给她布置的《小二姐做媳妇》这首民歌,加上了一段胶州秧歌的舞蹈。她接受这个任务以后不分白天黑夜地练,练得脚脖子都肿了起来,也不在意继续练。到了北京,这一首民歌和这一段舞蹈,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很多省都来学习,影响很大。她的学习各方面都完成得很好,比方我说你的身体要锻炼好,才能唱好歌,你要注重锻炼,她就跑步锻炼,每天早上围着我们学校跑,不管刮风下雨下雪她都坚持。  

      彭丽媛在北京汇演上场之前,我说你要把观众当成你的亲人,他们就是你的根,你要把我们山东人民的心声带给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演,让观众感觉这个歌唱演员很亲切,山东人很朴实。她唱完几曲之后,轰动了北京,各个省市的代表队,就数着山东代表队第一,各大报纸进行宣传,电视台唱片厂录像录音进行报道,在全国范围进行宣传。这次山东代表队彭丽媛的演唱轰动了北京,群众和专家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汇演完了之后,接着她参加了赴北欧六国的演出访问,当时参加的是中国民族乐团的出访演出,由于她拥有特别强烈的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歌声,受到异邦人民的赞誉。随后,她又去广州参加了羊城音乐花会,受到热烈欢迎,南方日报称她为“山谷幽兰”。  

   这段成长对她来讲很关键,在校的时候她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专业成绩,再有就是综合素质好,当时年龄不大但在班里是班长,还是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然后毕了业就参军了。

 

 

  “以情带声、以字带声”  

      采访者:那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吗?  

      王音旋:我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情带声。就是拿到一个歌曲,首先看它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这个歌词,表现的是什么,然后唱出它的内涵,用情带着声音,这个叫以情带声,我很着重这一点。再一个是以字带声。作为一个歌唱演员,你唱的什么应该传达给观众,让人家听不清也不好,所以你得经常练习,吐字要字正腔圆。总的来说就是以情带声,以字带声,然后在加上适当的表演,就能够使这个歌曲表现得锦上添花。彭丽媛就是这样过来的。

 

 

 “其他优秀学生”  

      采访者:您还培养了其他哪些优秀学生?  

      王音旋:其他很优秀的学生,如王世慧、罗玉英、韩光霞、战梅、张振等,他们唱得都非常好。19865月,接到华东六省一市民族唱法比赛的通知,由我教的学生王世慧、罗玉英、贾堂霞去参加了比赛,得到了评委会主任、著名歌唱家周晓燕先生和副主任、著名声乐教授王品素先生及二十多位评委很高的评价。评委们认为她们的声音、表演、风格特别出色,都给山东代表队打了高分。王世慧被评为一等奖第一名,罗玉英第三名,贾堂霞获业余组第三名,她们为山东争了光,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采访 王大海 整理 张琦 李维虎 马凯笛 摄影 孙非)